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动态

 

社会组织范围及万州区社会组织发展

发布时间 2018-06-16

信息来源:吴应联

我国社会组织的范围和

我区社会组织发展及作用发挥

 

吴应联

(2014年5月) 

 

  按照本次培训课程安排,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社会组织方面的知识。
  一是我国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是我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
  三是我区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
  四是我区社会组织优先培育发展类别以及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前景

  一、我国社会组织构成

  主要构成有两类:一类是社会团体(下简称“社团”);另一类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下简称“民非”)。
      (一)社团简介
  社团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组织。它主要是指行业协会、联合会、商会、基金会、促进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社团是代表某个群体的共同意愿和利益,并为之实现而开展活动的。其社会定位,是作为政府与社会互相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负有一定社会行为规范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在组织形式上,它是来自于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成员根据承认共同宗旨和自愿的原则,以会员名义集合而成的松散性组织;在管理方式上,是实行民主议事制度。另外,社团成员具有明显的志愿性,即其团体成员在开展社会活动上,基本属于无偿贡献。社会团体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参政、群体利益表达,推动政治体制完善和民主建设进程;通过行业规范和建立自律机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通过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和从事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非简介
  民非是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它主要包括有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福利院(敬老院)、民办研究所(院)、民办文化馆(所)、民办体育机构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需要的中介组织;其组织形式,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成员、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和一定组合形式、组成的稳定型的单位实体;其管理方式,是实行岗位责任制。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虽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但为其生存和发展及成员生活的需要,它要在社会服务中获取必要的经济收益,以保证持续发展和支付成员劳动报酬。
  (三)社团和民非的共同特征
  社团和民非虽然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他们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民间性。他们都不是政府机构,所以在我国统称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另一个特征,是从事的活动都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以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宗旨,因此也称之为非营利组织。
  我国社会组织在基本特征上与国际上一般所称的非政府组织大体相同,社会组织的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各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是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它们代表了公民的利益和要求,通过参政议政,协助政府从事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保证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准确性与可行性;二是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行业指导、自律、协调和监督等功能,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通过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帮助政府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是通过民间交往,扩大了国际友好交流,为引进资金、技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同时认识到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既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成熟,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构建中的配套政策跟不上客观形式发展的需要,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社会组织的顺利发展。二是社会组织自身素质不适应。由于部分社会组织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设置,处在过分依赖于政府和行政化倾向,先天的不足,影响了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同时,社会组织自身的自律机制不健全,内部缺乏完备的管理制度,也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缺乏合理布局。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部门分割的弊端,部门之间业务交叉和职能重复等原因,使社会组织在设置方面存在部分交叉和重复,不合理的设置引起了许多矛盾,不利于社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四是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将坚持“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完善立法、规范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二、我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截止2014年4月末, 我区社会组织达到618个,其中:社会团体27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42个。
  (一)层级结构
  区级489个,占79%;乡镇(街道)级67个,占11%;社区级62个,占10%。
  (二)行业分布状况
  全区276个社会团体中:行业类33个、专业类192个、学术类40个,联合类11个。34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科研类9个、劳动类44个、教育类201个、卫生类3个、社会服务类65个、文化6个、体育10个、其他4个。
  (三)从业人员结构
  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人数达6323人,从年龄结构看,其中 35岁以下占36%、36-45岁占34%、46-55岁占18%、56岁以上占12%;从文化结构看,专科占19%、本科及以上占20% 、其余占61%。
  三、我区民间组织发挥的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行业协会是整合生产力要素的有效组织,为企业和行业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发挥了争取作用。

  行业协会是企业个体联合的组织载体,是我区经济组织之间的桥梁。目前,我区33个行业协会在保护产业、支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肩负着维护行业利益,组织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与市内外有关行业组织的联系等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沟通交流、开拓市场、提升效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具有争取“公平竞争、求同存异、效益互补、共同发展”,创造“和谐发展环境”的作用。一方面是争取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我区的行业协会创办之初,具有自发性,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规范引导,协会以章程制约、组织规范、政策引导等方式,制订行业规范,在价格、质量和诚信等方面促进行业自律,协调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维护行业信誉,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等。另一方面是争取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协会功能的不断增强,一些行业协会在对外交往与招商引资方面初步显现出“争取外部和谐发展环境”的能量。如区煤炭协会、区道路运输协会、区机电行业协会等都为改善企业、行业发展内外环境中发挥了整合社会资源,反映会员诉求,规范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促进“三农”发展的推进作用。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我区登记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19个,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50个。主要有:农户+农户型、农户+企业型、农户+基地型、支部+协会型。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把分散的农户、企业、合作社连成统一体,为一村一业一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户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了加工企业加工农产品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解决了农户、企业、合作社个体想办而办不成的事,一批功能强、作用突出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渐露头角。白羊柠檬协会、分水镇石碾李子协会等成为引领农户生产、开拓市场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三)社区社会组织是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是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我区现有各类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102个。据不完全统计,尚有没登记备案活跃于社区(农村)的社区组织有526个。他们中既有志愿者队伍、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计生协会、体育协会、社区秧歌、腰鼓、坝坝舞队等;也有老年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文体表演队伍等;还有帮困、爱心、捐助工程等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实践证明,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居民彼此交往和沟通的桥梁,同时又是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桥梁,是社区居民生活共同需求和共同进步的组织载体,具有扩大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帮助居民表达意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社区服务和文明水平,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功能。
  (四)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缓解了部分家庭的生活困难,化解了弱势群体潜在的心理积怨,“第三次分配”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在建立经常性,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机制中,我区的慈善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全区已登记的慈善公益类的社会组织125个(社团74个、民非51个)。困难群体得到了更有效的帮助。据统计:我区现有城乡低保户49300户 75597人,“五保”及“三无”人员 9655人,孤儿314人、困境儿童281人。面对这一宠大的弱势群体,区慈善会、区福利企业协会、区自强残疾人协会,在助医、助困、助学、助残、赈灾、救灾、扶贫和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我区部分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危重病人的困难。全区46个村级互助合作扶贫协会为贫困地区(家庭)脱贫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小额资金支持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增加了农村困难家庭经济收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保障。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缓解了教育、劳动保障、民政等事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拓展了就业、培育人才的渠道。
  我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吸纳民间资金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拓展教育、增加就业、推动公益事业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区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帮困助学”、“扶贫助残”、“送岗位”、“送科技下乡”等活动119次,开展免费服务3138人次,以成本价服务8820人次,直接社会效益153.11万元。民办教育机构通过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联合、重组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并存的格局,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培养和提高就业再就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方面成效显著,还向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政府的部分压力。全区152所民办幼儿园,解决了80%学龄前儿童接受教育的难题。民政、卫生、体育、文化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了扩展场所机构、增强服务能力的作用。如民政类社会养老福利机构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缓解了财政在养老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民办卫生医疗机构,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俱乐部、书画院、美术馆、诗社等,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拓展体育、文化艺术效能,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
  (六)学术类、联合类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发挥了领头和纽带作用。
我区40家学术类社团主要分布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一些自然科学领域;联合性主要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社会工作者、企业家等群体结成的组织。近年来,这些组织在开展学术研究、促进区域间交流、引进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区国际税收研究、区国土资源、区会计、区财政学会等学术研讨成果丰硕,赢得了市里的肯定和重视;11家联合类社会团体充分发挥牵头和纽带作用,如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及时组织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经验交流、业务培训,争取项目资金,受到我区社会组织广泛认可,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其规范化建设,提高其公信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当前万州社会组织优先培育发展类别(含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城乡社区服务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社会组织发展重点是四大类,即: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科学调整和优化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布局,结合我区实际,将重点培育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促进农村经济和农科技术普及服务“三农”、环保旅游类的社会组织,如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类社会组织。(详见《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村、社区层面能做的,或者说能够根据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完善社会服务发展社会组织,主要是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类社会组织。今后,大量的社会服务会由财政安排资金,以契约式合同管理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政府向社会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我市也即将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国务院克强总理的提法:政府只是养事不养人。编办不再新增成立事业单位,而我们的民非就是未纳入财政预算的“准事业单位”。因此,农村产业发展,村、社区完善社会服务,应该顺应潮流,结合实际,在发展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类社会组织方面多思、多问。就目前而言,在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协会成立3年,在种养殖业发展方面可以从农委、科协等部门得到很多的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了2亿元,市里2014年安排了200万元。总之更多的财政至今,会以购买服务方式,交给有资质、公信力高,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承担。社会组织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谢谢大家!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重庆市万州区社会组织促进会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江南大道2号  网站管理:万州区社会组织促进会
邮编:404000  联系电话:86-23-58256395  邮箱:393362643@qq.com    万州社会组织QQ群:200426448

ICP备案号:渝ICP备2022000525号     公安备案号:50010102000491     技术支持:重庆市智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